“禮儀”一詞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在使用,如“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”在《禮記•中庸》等典籍中,禮儀一般指禮節、禮貌或禮儀活動、禮儀形式。此後歷代典籍中廣泛使用這個詞,其含義無大的變化。我國是文明古國、禮義之邦,歷來重視禮儀對言行舉止的導向和規範作用。我國傳統禮儀對維繫中華民族的和諧延續具有重要作用,對於我們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借鑒意義。
  禮儀在我國傳統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
  
  我國自古就是“禮治”社會。前賢先哲們將“知禮”作為人身修養的重大命題,要求人們按禮儀規範的要求成為君子,甚至“優入聖域”。孔子提出和倡導“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”,希望統治階級用道德引導民眾向上、用禮儀規範大眾的行為方式。道德屬於抽象範疇,觸之無形,視之無色,嗅之無味,弄不好就講空了,落不到實處。要讓道德具有可操作性,就需實現有效轉換,使之外化於行、內化於心。這就需要禮儀規範。《禮記》有言:“禮者,理也。”也就是說,禮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規範,大至國家典制,小到個人行為準則,都可稱之為禮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禮,相當於西方人所說的“文化”,無處不在,是社會的經緯。在我國傳統文化中,禮治與德治互為表裡、不可偏廢。可以說,儒家理念都是通過禮來展現、踐行、推進,從而逐步實現的。
   我國傳統禮儀貫穿的核心價值理念
  
  我國傳統禮儀雖稱謂各異、形式多樣,但其核心價值理念可歸為孝、敬、雅三字。儒家將孝作為“至德要道”加以倡導,要求民眾從孝敬父母開始培養孝心,然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將孝心和愛心推廣到天下人的父母與兒女身上,如此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,逐步逼近終極的大同社會。在此過程中,各種孝親尊老的禮儀規範便是不可或缺的橋梁。儒家從天體盈縮現象中悟出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的道理,故以謙敬為美德。在《易經》中,“謙卦”六爻皆吉,為六十四卦所僅見。《禮記》開篇第一句話就是“毋不敬”,希望民眾都有恭敬心。此外,儒家還綜合兩者,將“自謙而敬人”作為人際交往原則。中華傳統禮儀中有大量的敬語與謙語及相應的行為動作,讓人們在踐行中體驗謙敬的人生哲理,使之內化為自身的德性,並實現人際和諧。儒家將雅作為待人接物的儀節加以倡導。禮儀是文明民族的標誌:無論哪個民族,但凡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,就會形成屬於本民族的禮儀。我國作為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國,禮儀的人文內涵十分豐富。言談舉止文雅,就是一個基本價值取向。即使鄉村郊野目不識丁的農民,都懂得待人接物的儀節,也會說幾句文雅客氣話。這種景象,曾令最早來華的西方傳教士非常驚訝。
   吸收借鑒我國傳統禮儀合理內涵
  
 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:倡導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,倡導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倡導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,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用我國傳統文化的術語,這可以理解為“道之以德”。繼之而來就有一個“齊之以禮”的問題,即如何吸收借鑒我國傳統禮儀的合理內涵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條“德目”落到實處。我國傳統禮儀中貫穿的孝、敬、雅等核心價值理念,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,都可以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。此外,我國傳統禮儀規範化、制度化的做法,也可以結合今天的實際予以批判繼承。我國幅員遼闊,各地風俗歧異。如何實現“道一風同”,關係社會長治久安。儒家將社會生活中的禮儀如冠禮、婚禮、喪禮、祭禮等加以提煉,賦予其新的人文內涵,使之規範化、制度化;這些禮儀又通過家禮、家訓等途徑,代代相傳,綿延不絕。這種做法,對我國今天建立和完善禮儀制度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仍然具有啟示意義。
  文/彭林
  (《新湘評論》2014年第20期)
  
  (掃一掃,更多精彩內容!)
  (原標題: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08cufx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